9月16日,美丽的乌兰木伦河畔来了一群“洋学生”。他们是澳大利亚新南威乐士大学矿产能源工程学院的大学生,在这美丽的秋季,他们来到中国,走进中国第一大煤炭企业——神东煤炭集团。
澳大利亚是煤炭销售大国,煤炭开采技术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可当参观完神华矿井后,“洋学生”们发出了阵阵惊呼,一位同学表示:“澳大利亚的煤炭开采设计与神东的很相似,但没有见过8米多高的综采面,神东的高技术化、高自动化让我们大开眼界。”
方圆百里,九个千万吨级矿井组成了世界瞩目的第一大千万吨矿井群,2亿吨的年产能,8.8米采高的先进工艺技术奠定了神东煤炭集团引领中国乃至世界煤炭行业30年的地位。这是国家能源集团人的骄傲,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这座传奇的煤炭企业如何在短短的32年时间里迅速成长壮大,成为引领世界的行业翘楚?9月25日,采访组一行走进神东,开启探秘之旅,寻找内心的那份答案。
1984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刊登的名为《陕北有煤海,质优易开采》的新闻报道在全国掀起了讨论热潮,陕北大地之下沉睡了千万年的乌金长龙被唤醒了。
从这一刻起,神府、东胜两大矿区成为了举世瞩目的能源宝地。
1987年6月,38名陕北汉子一路北上成为了第一批千里支援神府煤田开发的斗士。
到达大柳塔后,38名队员在这里开启了艰难的创业之旅,他们靠着“有条件干,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干”的顽强信念,跑贷款、搭房子、做设计,既是推土机司机又是爆破手,既当炊事员又当装卸工……他们白手起家,挖通了神东煤炭的第一个矿井巷道。大家被他们的精神所感动,亲切地称他们为“38军”。
也是这一年的8月份,在东胜矿区的上湾煤矿,22名来自内蒙古营盘湾煤矿的先驱者如大柳塔“38军”一样在艰苦的条件下,刨沙掘井、开工建矿。同年,补连塔煤矿也正式开工建设。
当时,落后的开采条件制约了建设者的设计思想,所有设计建设的矿井均按照传统矿井的开采设计进行建设,年设计产能均在30万、60万。
初期的矿井产能都偏小,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为了让企业的日子好过些,各矿井都在积极思考如何升级改造、扩大产能。
以大柳塔矿为例,初建时大柳塔矿的设计产能只有30万吨,随着神东人对现代化矿井的认识和实践不断深入,大柳塔矿的产能先后变更为60万吨、120万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建设者们也逐渐不满足于国内传统建设技术水平,他们开始对标国际,逐步向世界先进煤矿企业的目标迈进。
这是一场冒险,也是一次突破。
“高起点、高技术、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成了神东的建设指导方针,实施大公司、大矿井、大采面战略,神东全面开启了千万吨矿井的改造建设。
神东人采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综合采煤机、连续采煤机、刮板胶带运输机,使采煤工作面采长加长到240米至300米,最长达360米,推进长度达4000米至6000米以上。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也给予了神东更多创造奇迹的机会,神东矿区属于世界级整装优质大煤田,为充分发挥神东优势,神东人克服矿压大、片帮等困难,首创世界第一5.5、6.3和7米以上大采高重型工作面和中厚偏薄自动化工作面。现在更是实现了8米以上大采高工作面,每刀可割煤2800吨,日产可达4万多吨。
高信息化技术引进,覆盖在神东每一个角落,调度室成为了整个矿区的“大脑”,遥控开采、运输、管理等各个环节都实现了自动化控制。
“高起点、高技术、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让神东旧貌换新颜。
1987年,补连塔矿年产仅为60万吨,后经多次扩能,产能达到2000万吨,成为世界单井第一井工大矿。
2000年,活鸡兔矿井与大柳塔矿合二为一,形成了一矿双井的模式,也创造了一井一面千万吨、一矿双井2000万吨的独特模式,在当时被称之为“世界井工第一矿”。
2003年,神东收购了原地方小井哈拉沟煤矿,后经技术改造后,哈拉沟煤矿成为了员工不足百人、一井一面年产1000万吨的中国第一高产高效样板矿。
2005年,神东成为了我国首个亿吨煤生产基地。
2010年,神东原煤产量突破2亿吨,再次震憾中国,震惊世界。
如今的神东,拥有6个1000万吨至2000万吨的矿井、2个2000万吨至3000万吨的矿井、1个3000万吨以上的矿井。9个千万吨级矿井组成的矿井群崛起在世界的东方。神东,这个响亮的名字,将继续迈着开拓前行的步伐,引领世界煤炭行业奔向更远的前方!
版权所有: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Firefox、Chrome、IE(IE8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76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