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渤海湾穹顶之处,走在我国西煤东运的第二大出海口——黄骅港,20平方公里的煤港内,空气清新,这里没有想象中的煤尘飞舞,反倒是环境优美,锦簇花团在道路两旁摇曳,湿地连着人工湖泊,碧波荡漾,锦鲤欢悦游荡。
平均每天卸、装360万吨煤炭的黄骅港是如何做到煤粉不飞扬,含煤污水一滴不外排的呢?
“自2016年起,力求源头、系统治理港区污染,经过3年多的努力,终于走出了一条经济、有效的煤港生态之路。”黄骅港务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林自豪地说。
为治理“逃逸”的粉尘,黄骅港先后为全港200多个起尘点加装了布袋、喷淋、药剂等除尘设备设施。这种“点式除尘”不仅投入大,而且运行消耗、维修量也大,往往是治理不停、污染不断,收效差强人意。
黄骅港组建起环保课题研究团队,从粉尘产生的机理潜心研究发现,煤炭的外含水率对煤炭扬尘有直接影响,当煤炭表面含水达到一定比例时,能够使细小颗粒有效附着,从源头上抑制粉尘的产生。研发团队不断探索测试,研发出了适合北方煤港的本质长效抑尘技术。
在翻车机房,采访组看到,一组长长的运煤列车被缓缓牵引至机房,到达预定地点后,翻车机同时将4节车厢160度翻转,320吨煤炭瞬间被卸入煤坑,但看不到煤尘在强气流下升腾。在卸煤的瞬间,煤坑两侧白色水雾喷涌而出。设备管理科副科长汪大春介绍说:“这是干雾除尘,在翻车机底部与振动给料机结合的自动洒水装置,精准喷洒水雾,让每一粒煤炭与水均匀混合,达到合适的含水量,从转运全程的源头实现有效抑尘。”
站在翻车机房上方的观看台上,除了干雾在空中弥漫,整个翻车机房非常干净。技术管理科副科长穆霄刚说:“翻车机房内的粉尘浓度过去是10毫克/立方米至20毫克/立方米,现在平均5毫克/立方米,远低于国家标准。过去翻车机房底层属于防爆区域,现在已被划为非防爆区域。”
在煤炭堆场,装卸设备上布满了洒水系统。堆垛上方的半空中,堆料机伸出长长的铁臂,铁臂的尽头,煤炭伴着蒙蒙的水雾卸入煤垛,站在几米外的地方,丝毫感觉不到一点粉尘。
工作人员给采访组讲了一个小插曲,2017年10月,环保部门到黄骅港检查环保工作,不相信没盖煤网的煤垛会不起尘。他们带着疑虑,1天5次到现场监测,最后信服了,同意堆场不用盖煤网。这在行业内属于特例,不仅确保了煤炭装卸效率,而且每年能为企业节省人工费、材料费近4000万元。
黄骅港人创造性研发了粉尘处理系统,在所有皮带机头部设立煤尘收集装置,对港内路面实施硬化,用机械化清扫、吸尘,再借鉴污泥处理的方法,将回收的煤粉与水混合后压制成煤块,每天可回收处理煤粉约10吨。
港口植物因盐碱难以成活,黄骅港人更换种植土、抬高地面、选择抗碱植物,建成了92万平方米的临海绿色景观带以及自然生态的苗蔬基地,港区绿化覆盖率达31.3%,有效降低了堆场进场风速,减少了粉尘的产生和扩散,成为我国煤港一张绿色名片。
据第三方监测机构2018年的现场勘测数据显示,黄骅港翻车机房、堆场、码头各作业环节的起尘量仅为《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达标限值的21%。
对于含煤污水处理和淡水用水需求的矛盾,黄骅港人建立船舶压舱水回收系统,建设“两湖两湿地”为主体的港区水系统。自2016年起,以港区闲置场地资源为基础,中交一航院和港口业主一起规划实施了以“两湖”“两湿地”为主体,水域面积近30万平方米的生态水系统。其中,“两湖”主要收集雨水和回收来港船舶压舱淡水,以满足港区绿化和喷淋除尘需要;“两湿地”主要对各种含煤污水进行分级收集、处理后再利用,真正将空地变成了湿地,垃圾场变成了公园。
“这个湖里装的都是压舱水,现在每年可回收60万吨,今后力争达到100万吨,以进一步满足生产用水及苗木灌溉需求。”刘林指着由木栅栏装点着的一个淡水湖自豪地说道。
据统计,2018年全年,黄骅港实现压舱水、煤污水、雨水回收利用210余万吨,节约用水成本1000余万元;2019年,靠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从市政管网生产购水量只占总用水量的19%。
如今,黄骅港已通过国家3A级工业旅游景区审查验收。从煤码头到工业旅游景区,黄骅港诠释了“绿色发展”之路,用实际行动铸造了行业典范。
版权所有: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Firefox、Chrome、IE(IE8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76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