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

返回首页

向着高质量奔行——新中国成立70年国家能源集团火电板块发展综述

来源:新闻与传媒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19-10-12

2000年,东海岸边,国电电力北仑电厂在一片荒滩野涂上建起当时国内最大的火电厂;2005年,随着国华宁海2号机组的投产发电,全国发电装机达到5亿千瓦标志性节点;

2008年,江苏泰州公司1号机组成为我国电力装机达到7亿千瓦的标志性机组;

2014年6月,国内首台新建“超低排放”燃煤机组落户国华舟山电厂;

2015年9月,泰州公司建成世界首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

……

9月初,记者深入集团公司火电企业,深刻感受到集团火电发展从小到大、从强到优,在我国电力事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把握脉搏、稳步向前,“从量变到质变”,在一次次飞跃中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为新中国70年翻天覆地的大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忆往昔,火电峥嵘岁月稠

时光荏苒,匆匆那年。

1882年7月26日,上海第一台12千瓦机组发电将外滩6.4公里大道上的15盏电弧灯点亮,电力文明的星星之火,在饱经沧桑的华夏大地上次第燃起。

然而,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现实,严重影响了新中国电力发展的速度——截至1949年底,全国发电装机总容量只有184.86万千瓦,全年发电量43.1亿千瓦时,分别排在世界第21位和25位。

改革开放初期,在经济发展起步的同时,电力供应严重短缺。凭票供电、拉闸限电、供电分级,“开三停四”,是中国电力曾给人们留下的深刻印记。

伴随着改革开放春风吹拂,经济发展大潮翻涌,国家作出了“六五”期间利用深水港条件,在沿海地区建设大型火力发电厂的决定。

北仑发电公司、宁海电厂、舟山电厂……在华东地区特别是浙江省严重缺电的背景下应运而生。这些电厂也成为国家能源集团较早建立起来的一批大型火电厂。

2002年3月,以“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打破垄断、引入竞争”为宗旨的中国电力体制改革拉开大幕,极大激发了发电行业活力,各大发电集团纷纷抢摊电力市场。

集团公司火电产业紧紧抓住发展战略机遇,加快火电的结构布局、技术布局和区域布局,规划建设大型火电基地,加快开发建设60万千瓦和100万千瓦机组等大容量、高参数和热电联产火电机组,在经济发达地区加快电源点建设,为扭转全国缺电局面、保障国家电力能源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

经过开发建设和并购、重组,如今,集团公司火电产业已遍布全国31个省、区、市和印尼等国家,在江苏、河北、内蒙古、山西、安徽、山东6省区装机容量超过1000万千瓦,浙江、陕西、新疆、辽宁、宁夏、广东、河南、湖北、江西、福建10个省区装机容量超过500万千瓦,打造了煤电一体、港电一体、路电一体和点线面相结合的火电产业布局。

截至8月底,集团公司运营火电机组474台,总装机18116.7万千瓦,占全国的15.8%。在煤电机组中,60 万千瓦及以上机组容量占比 60.6%,平均单机容量 41.4万千瓦。集团两家装机容量较大的火电公司,国华电力20年来装机容量从205万千瓦增长到4180万千瓦,累计发电2.15万亿千瓦时;国电电力从2010年到2019年上半年,累计发电17535亿千瓦时。

这是集团火电产业发展中一段飞跃的征程,印证着中国电力峥嵘岁月稠。

创新驱动,注入高质量发展强劲动力

从南到北,一路走来,记者强烈感受到,无论是有着30年发展历程的老厂,还是”火电新兵“,抑或是装机容量达到几百万千瓦的超级火电厂,集团火电企业不断挑战、不断突破的脚步从未停歇。

以2008年为“分水岭”,煤炭价格上涨,火电板块出现全行业亏损。压力成为发展的动力。创新求变,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集团火电选择了这条布满荆棘,却也充满希望的路。

以科技引擎驱动产业转型,2012年,江苏泰州公司将二次再热技术应用到大容量、高参数火电机组上,在美国高参数二次再热发电技术遭遇瓶颈,日本、丹麦等国选择了降参数技术路线的情况下,打破壁垒,建成世界首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发电煤耗仅为256.8克/千瓦时,发电效率达到47.82%,综合指标全球最优。

“硬核”高参数二次再热控制系统技术研发,不仅为国内行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和建设经验,在印尼、沙特等国家,泰州电厂呈现的“中国方案”也让世界瞩目。

国神四川白马电厂在引进建造当时世界单机容量最大300MW循环流化床示范机组基础之上,通过消化、吸收、创新,又自主研发世界第一台、也是目前惟一一台单机容量最大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示范机组。前者摘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后者问鼎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该项技术对消化劣质煤资源,实现煤矸石、煤泥等资源清洁高效综合利用探索了新途径。

信息化、智能化在火电领域深入运用,助推智慧火电迈上质量发展新高度。

在北京燃气热电厂,智能化监测将设备现场数据实时传输至“电厂脑”的集控后台,后台通过分析比对历史数据,一些异常的参数被清晰地用红色部分标注出来,改变了过去运行人员要翻看一周内几千个监测数点,凭记忆对比数据变化,判断故障点的历史,实现了从“人找数据”到“数据找人”的变革。

凭借一键启停、无人值守、全员值班、一体化集成、智能巡检等关键应用,京燃热电厂成为国内智能化程度最高的智能生态电厂,其智能化管理获得中国电力科技进步一等奖。

位于北方的国电电力东胜热电公司构建燃料全过程智能化管控系统,形成了以“两平台三网络”为主要架构的智慧火电体系,建成ICS智能发电平台,降低运行人员日常操作工作量60%以上。

发展理念创新、技术变革创新、生产方式创新……创新已融入集团火电生产发展的基因与命脉中,时时涌动、爆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助推集团高质量发展。

2018年,集团火电产业在全行业大面积亏损的情况下实现利润90亿元,同比增长11.4%,度电利润、度电成本指标均为五大发电集团最优;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4669小时,同比增加276小时,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08小时,行业排名第一。

绿色转身,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烟尘浓度0.95mg/Nm3、二氧化硫浓度3.99mg/Nm3、氮氧化物浓度39.53mg/Nm3……”国华舟山电厂集控室、厂区内屏幕上,实时更新的污染物排放浓度数,远低于国家规定的火电超低排放标准。

2014年6月,国华舟山电厂建成全国首台新建超低排放燃煤机组,在全国火电中树立了新建机组超低排的典范与样板。

2011年,国家环保部发布新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收紧污染物排放限值,提高新建机组和现有机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控制要求。

火电产业绿色发展、清洁发展势在必行。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谁走在了转型升级、节能减排的前列,谁就赢得了发展先机和永续的动力。

“主动环保”、“环保领跑”,以思路引领出路,国家能源集团煤电清洁生产、清洁利用先人一步科学布局、持久发力。

从2000年即提出“四不一再”(烟囱不排尘、厂房不漏汽、废水不外排、噪音不扰民、灰渣再利用)的环保理念,2012年又出台环保“领跑者计划”,再到2013年启动在役机组“高品质绿色发电计划”和新建项目“高效清洁近零排放工程”,2018年发布《全面环保工程实施方案》,在这些顶层设计中,环保始终是首要之举。

在新建电厂的机组选型中,环保性能优越的机组成为首选;节油、节水、节电节约土地资源的设计得到大力推广;等离子点火、空冷、中水、变频调速等技术,在新项目中得到广泛运用;脱硫、脱氮、除尘、废水处理等环保设施实现与主体工程“三同时”建设。在火电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环保始终是关键一环。

改革重组后的国家能源集团,以“安全、高效、绿色、智能”为理念,推动火电产业结构调整,关停落后煤电机组35台,淘汰落后煤电产能490万千瓦,建成投产宿迁电厂四号66万千瓦二次再热机组等一批大容量高参数火电机组,火电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北仑公司、舟山电厂、泰州公司、白马公司、乐东公司……厂区绿地面积都占到了厂区面积平均近50%。

宁海电厂厂前区“澳洲小镇”风格设计、北京燃气热电厂去工业化的“博物馆”式建筑,更是建成了现代工业艺术品。

建一座电厂就树一座丰碑,这是国家能源集团铸就高品质火电产业发展新的路线图。

截至2019年6月底,集团在运超低排放煤电机组345台、装机容量16249万千瓦,占煤电机组总装机容量的91.53%。通过清洁电力技术创新与改造,煤电机组已百分之百实现脱硫脱硝。

在南方采访的最后一站,海南乐东公司深水港岸边,记者看到一群群云母正悠闲地游来游去。江海辽阔、鱼翔浅底;美丽电站、和谐共生,这不正是集团火电板块倾力泼墨描绘的一幅绿色画卷吗?

画卷已开,国家能源火电人一定会描绘出高质量发展更美的图景。

版权所有: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Firefox、Chrome、IE(IE8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768分